3月份货运业景气指数51.5% 比2月大幅回升25.3个百
发布时间:2025-08-05 13:49:31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27日讯(记者 冯其予)中国货运与购置联合会27日发布数据显示,2月底、3月份以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货运需要降幅收窄,民生保障和消费领域需要保持增长,货运业景气指数回升,货运运行呈现复苏势头。
一季度,社会货运总需要出现负增长。全国社会货运总额56.0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7.5%,与1月份至2月份相比,降幅收窄4.3个百分点。货运市埸规模降幅亦有所收窄,一季度货运业总收入为1.9万亿元,同比下降12.1%。
3月份,随着疫情防控成效不断显现,复工复产加快推进,货运需要降幅收窄,货运活跃度回升明显,整体呈现改善趋势,3月份中国货运业景气指数为51.5%,比上月大幅回升25.3个百分点。
从结构看,需要结构持续调整,进口货运需要平稳增长,与民生相关的医药医疗、消费货运需要良好。其中,一季度种植业货运需要增长3.5%。3月份医药行业货运需要同比增长10.4%,食品生产货运增长5.7%。
生活消费货运需要趋于好转。 一季度,单位与居民物品货运总额由1月份至2月份的下降2.2%,转为增长1.0%。新型消费货运需要加快进展,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9%,增速比1月份至2月份加快2.9个百分点,通过互联网售卖的吃类和用类商品同比分别增长32.7%和10.0%。3月份,全国快递企业业务量同比增长23%。
进口货运表现较好。 市埸潜力释放推动进口货运需要增长。一季度,我国货物进口货运量增长5.0%,连续两个月保持稳固增长。从品类看,一方面在肉类等进口增长带动下,消费品类进口增长13%。其中猪肉进口量增加1.7倍,牛肉进口量增加64.9%;另一方面,部分大宗原材料进口保持增长,如进口铁矿砂2.6亿吨,增长1.3%;进口原油1.3亿吨,增长5%;进口煤9577.8万吨,增长28.4%。
工业品货运需要有待恢复。 受疫情影响,一季度工业品货运总额同比下降8.4%,降幅比1月份至2月份有所收窄。
此外,在多种因素作用下,一季度社会货运总费用同比下降12%。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疫情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影响较大,货运业务量下降明显。另一方面,多部门出台措施形成合力,降低了货运费用负担。比如,高速公路免收通行费,政府标价的货物港务费和港口设施保安费收费规范分别降低20%,部分铁路货运杂费实施阶段性减半核收,各地也对中小企业采取多通路资金纾困措施。同时,现代供需链革新与应用在货运领域提速,也有助于带动社会货运费用下降。
(来源:经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