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视频-日韩视频在线观看

东莞规上工业增加值首破4000亿

发布时间:2025-08-05 13:49:32

8月6日,东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晤召开,会晤审议通过《建设广东省生产业供应侧结构性改革革新实验区一周年工作进展情况报告》。报告提出,2019年东莞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逆势同比增长8.5%,首次突破4000亿元。2020年上半年,东莞积极发挥实验区作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61.28亿元,增速排名珠三角第二。
动能转换
 
高新区综合排名松山湖全国第21
 
东莞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为契机,依托松山湖加强源头革新能力建设,着力补齐源头革新短板,构建源头革新、科技革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四大革新”体系,构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完整革新链。
 
建设省改革革新实验区一年来,东莞加快建设散裂中子源二期、南方先进光源、先进阿秒激光三大科学装置等。2019年,松山湖在全国高新区综合排名第21位,在全省地级市中排名第一。材料实验室累计集聚了10名两院院士,革新科研队伍18个,前沿研究入选“2019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20年1—6月,东莞PCT国际专利权申请量为1690件,同比增长5.03%,位居全省第2位。
 
在完善推动生产业转轨升级机制方面,东莞一方面深入实施“倍增计划”升级版,进一步集中长处资源支撑华为、OPPO、vivo等头部企业做强做大;另一方面完善“补链强链”招商机制,加快招引知名牌子企业及产业链关键环节缺失专项,先后引进紫光、新能源、欧菲光、顺络电子.东莞货运等关键产业专项。
 
数据显示,2019年,东莞电子信息产业规上企业总产值达11312亿元,成为首个产值超万亿的产业集群。2020年上半年,东莞三大手机工业总产值2668.62亿元,同比增长2.1%。
 
拓展空间
 
整合出超50平方公里用地助力生产业高品质进展
 
东莞以国土空间总体计划编制为契机,用足用好省在自然资源领域给予的9项改革政策支撑,革新市、镇、村和市埸的多方利益平衡、共享机制,革新多种土地收储整备模式,努力整合出超过50平方公里用地,为生产业高品质进展提供低开销、高品质空间。
 
一年来,东莞深入推进强化效能区统筹优化市直管镇体制改革,其中,松山湖效能区以强有力的统筹完成了原东部工业园6200多亩土地征收手续,水乡效能区与水乡5镇携手,划定8个总面积约2.3万亩的土地整备重点单元,开展大规模土地整备和产业转轨。改变过于碎片化的进展模式,推动镇街进展从“背靠背”向“手拉手”转变。
 
为进一步拓展空间,东莞积极探索土地收储整备新机制新路径,革新“基础补偿+增值共享”利益共享机制。据统计,2019年以来东莞收储土地超过1.18万亩,累计增处理业厂房建筑面积531.46万平方米。
 
今年年初,东莞出台了加快镇村工业园改造提升实施意见,从全环节降低开销、全链条提高收益、多路径革新模式、多举措破解难题等五个方面提出34条政策共86条措施,努力把蕴藏在基层中间的改革革新活力激发出来,切实增强市埸和集体两大改造动力,实现“工改工”专项“想改、能改、快改”。目前东莞首批入库改造专项已达200多宗,力争3年开工建设产业用房2000万平方米以上。
 
■相关
 
统筹3000亩用地支撑增资扩产
 
8月7日,东莞召开增资扩产提速专项行动调配电视电话会晤。根据8月5日印发的《东莞市加快企业增资扩产等投入专项落地专项行动方案》,东莞将统筹配置3000亩用地指标,专项用于支撑重点企业增资扩产,推动一批重点专项在今年内开工建设,对供地后未及时开工的按闲置土地处置。
 
目前,东莞3000亩增资扩产指标已有1000亩落实具体专项。劳务对象及专项要符合三项要求:东莞企业投入的增资扩产专项,特别是上市企业及后备上市企业在东莞的投入专项;专项选址及用地符合现行计划,征地报批条件成熟;企业开工意愿强烈,年内可开工建设。
 
行动方案从扩大指标范围、加大选址力度、实施快审快批等10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扩大指标使用范围,将上市及上市后备企业用地需要,纳入增资扩产专项指标保障范围;编制重点专项清单,梳理符合条件的投入专项,明确专项用地需要;加大专项选址力度,对重点新增用地专项清单提出的投入专项,优先安排选址。
 
加快签订投入协议,在8月底前完成所有投入协议签订工作;安排用地指标,对重点新增用地专项清单涉及的用地需要进行复核评分,配置新增用地指标;加快征地及出让材料报批,所在园区(镇街)原则上应在指标获批之后的一个月内,报送专项用地报批和供地材料。
 
实施快审快批,核准事项参照市重大专项“绿色通道”实施;实行带方案出让土地,鼓励实行建设用地使用权带策划方案出让,加快专项开工建设;完善上市企业和后备上市劳务,推动证券交易所来莞开展上市筹资政策辅导培育;实行全程序监督,确保指标落到重点企业的投入专项上。
 
今年上半年,东莞以战时状态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配,推动经济运行出现持续向好趋势。全市工业增加值前100名企业增速超100%的有9家,增速在50%—100%的有12家,329家市级“倍增计划”试点企业工业增加值连续四个月当月增速超过10%。
 
(文章来源:南方网)